物业公司处理违建的4个关键步骤,少一步都不行!

行业资讯 admin 发布时间:2025-11-17 浏览:0 次

业主违章建筑这事儿,几乎每个物业都头疼——管轻了业主不当回事,继续施工,管重了容易引发冲突,甚至被投诉“越权”,不管?其他业主有意见。小区环境被破坏,最后锅还是物业背。

其实处理违建没有那么难,关键是走对流程、用对方法,今天就给物业同行们拆解一套“合法合规+实操性强”的应对方案,从发现到跟进全流程讲透,帮你避开“出力不讨好”的坑。

先记牢4个核心原则

别让好心办了坏事

处理违建的第一步,不是去制止业主,而是先明确“能做什么、不能做什么”。这4个原则是底线,绝对不能碰:

1合法合规是前提

所有行动必须照着法律来:《民法典》里关于“业主不得侵占公共区域”的规定、《城乡规划法》对违建的界定、《物业管理条例》赋予物业的职责,还有小区《业主管理规约》里的具体条款,都是你的“尚方宝剑”。

2程序要走对,不能图省事

必须按“发现→劝阻→报告→协助”的流程来,少一步都可能出问题。比如没劝阻就直接上报,业主会觉得“物业没沟通就告状”;没报告就自己动手拆,更是越权违法。

3沟通永远是第一步

别上来就硬刚,先搞清楚业主为啥违建:是想增加面积?还是觉得阳台漏水想封起来?了解诉求后再讲法规、摆危害,比直接说“不准建”效果好10倍。

4全程留痕,证据要存好

从发现时的照片视频,到跟业主沟通的记录,再到给主管部门的报告,每一步都要留证据。万一后期走法律程序,这些都是物业的“护身符”。

4步实操应对法

从发现到解决,步步有章法

第一步:苗头要抓早,第一时间“喊停”

违建这事儿,拖得越久越难办。早期发现和快速响应,能避免后期更大的麻烦:

巡查要盯紧:保安巡逻时多留意“异常信号”——比如大量建材(钢管、玻璃、水泥)进小区,业主在阳台、露台搭架子,或者有人在公共区域砌墙。这些都是违建的苗头。

现场先确认:发现后马上到现场,用手机拍视频(拍清楚位置、业主房号、施工情况),初步判断是不是违建(比如占了消防通道、改了外立面、没经过审批)。

当场温和制止:对施工人员或业主说:“您好,我们看到这里在施工,麻烦先停一下。根据小区管理规约,这个区域不能私自改造,我们先沟通清楚再动工可以吗?”态度要坚决,但别吵架,避免激化矛盾。

案例:上海某小区保安巡逻时,发现1楼业主在院子里圈地建围栏,马上联系物业管家。管家到现场后先拍了照片,然后跟业主说:“张叔,您这围栏要是超出了房产证上的面积,就属于违建了,后期可能要拆,还影响邻居采光,咱先停了聊聊?”业主听后当场暂停施工,为后续沟通争取了时间。

第二步:沟通讲技巧,让业主“自己想拆”

光喊停不够,得让业主明白“违建不划算”。这一步的核心是“摆事实、讲后果”:

先收集“硬证据”:查业主购房合同里的户型图、小区原始规划图,确认施工区域是不是公共区域、有没有改变建筑结构。比如业主在消防通道建鞋柜,就把“消防通道禁止占用”的法规条文打印出来。

沟通时“利弊都说透”:别只说“不准建”,要告诉业主违建的具体危害:

安全风险:比如拆承重墙可能导致楼体开裂,封阳台没做好防水会漏到楼下;

邻里矛盾:遮挡邻居采光、占用公共空间,很容易引发投诉甚至冲突;

经济损失:违建部分在卖房时不算面积,拆迁时也不补偿,万一被强拆,搭进去的钱全白费。

发书面整改通知:如果口头沟通无效,马上发《违规行为整改通知书》。内容要写清楚:违建位置、违反的法规/规约条款、整改要求(比如“3日内拆除”)、不整改的后果(上报主管部门)。

注意:通知书必须让业主签收;如果业主拒签,就贴在他家门口(拍视频留证),再用EMS公证邮寄一份,确保“送达有效”。

第三步:该上报就上报,别当“背锅侠”

业主拒不停工、拒不整改,物业千万别自己动手拆——你没这个权力!正确做法是“及时上报有执法权的部门”:

报给谁?根据违建类型选对部门:

占公共区域、改外立面:报城乡规划局(认定是否属于违建);

正在施工的明显违建:报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(城管有权现场制止、限期拆除);

堵塞消防通道、影响消防设施:报消防救援支队(消防部门可以当场责令整改,否则处罚);

多次沟通无效:同时报住建局(物业行业主管部门,可督促业主配合)。

报什么?把收集的证据(照片、视频、整改通知书、沟通记录)整理成书面材料,写清楚“业主房号、违建位置、已采取的措施、目前进展”,正式提交给相关部门,请求介入处理。

配合执法:部门上门调查时,物业要主动提供便利(比如开门、指认现场),全程协助但不越权。

第四步:后续盯紧不放,用“软措施”施压

上报后不是万事大吉,还要持续跟进,同时采取合规的管理措施:

限制施工材料进入:这是最有效的“软措施”。通知门岗,禁止给违建业主送建材(如水泥、瓷砖、钢材),从源头阻止施工。

公示进展,用舆论监督:在小区公告栏、业主群里客观说明情况(比如3号楼某户正在违建,已上报城管部门,目前处理进展 XXX”),让其他业主知道物业在积极处理,也给违建业主施加压力。

调解邻里纠纷:如果违建引发邻居投诉,主动居中协调,比如组织双方沟通,或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(避免矛盾转嫁到物业身上)。

纳入诚信档案:有些城市会将违建行为纳入业主诚信体系,物业可以配合相关部门提供信息,增加业主的违规成本。

3个“雷区”

绝对不能踩!

处理违建时,很多物业因为“心急”犯了错,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。这3个坑一定要避开:

千万别自己强拆:物业没有执法权,哪怕业主违建再明显,也不能动手拆——轻则被业主索赔,重则可能涉及“故意毁坏财物”,吃官司。

不能断水断电逼业主整改:《民法典》明确规定,物业不得通过停水、停电、停气等方式催缴费用或强迫业主做事,用这招只会让物业从“占理”变成“违法”。

别信业主“口头承诺”:有的业主说“我就建一点,不影响别人”,或者“我明天就拆”,一定要让他白纸黑字写下来,否则转头就不认账,你没证据反驳。

业主违建不是“小事”,但也不是“死结”。物业只要守住“合法合规” 的底线,按“发现-沟通-上报-跟进” 的流程走,既能体现负责任的态度,又能避免自己担风险。

记住:你是小区秩序的维护者,不是执法者,该强硬的时候(讲法规、拒通融)别含糊,该借力的时候(找主管部门)别犹豫,才能在处理违建时既保护自己,又守护好小区的整体利益。

图片


在线咨询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售前咨询专员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售后服务专员

在线咨询

免费通话

24h咨询:0371-89908359


如您有问题,可以咨询我们的24H咨询电话!

免费通话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联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