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主未交停车费,车停小区!大风刮倒大树砸坏了车,物业要赔钱吗?

物业知识 admin 发布时间:2025-11-09 浏览:1 次

前阵子在福州业主群里刷到个事,特别有代表性 —— 一场大风把小区的树吹倒了,砸坏了业主的车,物业却一分钱不想赔,理由还挺 “硬”:“你这个月没交停车费,而且大风是不可抗力,跟我们没关系!”

最后业主没办法,只能闹到法院,结果法院判物业全额赔偿 2750 元维修费。这事看着是个小纠纷,却把很多小区物业的 “通病” 给暴露出来了,今天就好好聊聊这个案子,不管是业主还是物业,都能从里学到不少东西。

一、案子回顾:大风刮倒树,车被砸了谁来赔?

这事发生在 2024 年 5 月 12 号,福州某小区。那天气象局早就发了大风黄色预警,提前 5 个小时就提醒大家要防范 6-9 级大风。可谁也没想到,小区里一棵行道树突然倒了,不偏不倚砸在业主刘某停在公共车位的车上,维修费一算,2750 元。

刘某觉得这钱该物业出,理由很简单:“这棵树早就有问题了,根系都烂了,物业平时不管就算了,预警都发了,也不加固、不提醒,明显是没尽到管理责任。”

可物业的态度更强硬,张嘴就俩理由:第一,“你这个月没交停车费,没资格找我们要赔偿”;第二,“这么大的风是不可抗力,我们也没办法,赔不了”。

双方吵来吵去没结果,刘某只能把物业告到鼓楼法院。法院一调查,很快就找出了三个关键问题,直接戳破了物业的 “借口”。

树早有病,物业却没管

涉事的树其实有慢性病害,根系都腐烂了,可物业只拿出了平时修剪树枝的记录,根本拿不出对树木病害监测、防治的证据 —— 简单说就是,物业知道树有问题,却没采取任何措施。

预警发了,物业没行动

气象局提前 5 小时发了大风预警,物业既没去加固这棵有问题的树,也没在周围设警示标识,就眼睁睁看着风险发生,完全没尽到 “提前防范” 的义务。

没交停车费,不代表物业能免责

物业说刘某没交停车费,可法院查清楚了:刘某停的是公共车位,物业收的 “停车管理费” 是服务费用,不是 “车位使用费”。就算没交这笔钱,物业对小区公共区域的管理责任也跑不了。

最后法院判了:物业全额赔偿刘某 2750 元维修费。这个结果,其实早就在情理之中 —— 物业想靠 “没交费”“不可抗力” 甩锅,根本站不住脚。

二、法院为啥这么判?这 3 个法律点,必须搞清楚

很多人可能会疑惑:大风天树倒了,怎么就一定是物业的责任?这里面涉及到 3 个关键的法律知识点,不管是业主还是物业,都得弄明白。

1. 物业得 “自证清白”,不是嘴说 “没责任” 就行
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 1257 条规定:因林木折断、倾倒或者果实坠落等造成他人损害,林木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,应当承担侵权责任。

简单说就是:树倒了砸了东西,物业作为 “管理人”,得自己证明 “我没做错”,要是证明不了,就得赔钱。本案里,物业只说自己剪过树,却拿不出病害防治、预警应对的证据,自然没办法 “自证清白”,只能承担责任。

就像 2023 年杭州某小区也发生过类似的事:树倒了砸坏车,物业说自己定期修剪,可法院还是判物业赔了 —— 因为 “日常修剪” 不等于 “风险防控”,光剪树枝,不管树木是不是生病、会不会倒,根本不算尽到责任。

2. “不可抗力” 不是万能挡箭牌,得满足 3 个条件

物业说 “大风是不可抗力”,可法院根本不认可。因为《民法典》里说的 “不可抗力”,得同时满足 “不能预见、不能避免、不能克服” 这 3 个条件,缺一不可。

本案里,气象局提前 5 小时就发了预警,说明大风是 “能预见” 的;树有病害、可能会倒,物业要是提前加固或者设警示,风险是 “能避免” 的。既不是不能预见,也不是不能避免,怎么能算 “不可抗力”?

2022 年福州五一新村也发生过树倒的事,可当时社区提前设了警戒线,还把附近的车挪走了,最后没造成任何损失。这就说明:只要提前行动,风险是能控制的,物业拿 “不可抗力” 甩锅,纯属借口。

3. 没交停车费,不代表物业能 “不管事”

物业最理直气壮的理由是 “刘某没交停车费”,可法院明确说了:停车管理费和安全保障义务,是两码事。

就算业主没交停车费,物业对小区公共区域的管理责任也不会消失 —— 总不能说 “你没交钱,我就不管小区里的树会不会砸你车” 吧?这不合逻辑,也不合法。

之前北京朝阳法院判过一个 “消防通道堵塞” 的案子,道理是一样的:就算有业主没交物业费,物业也不能不管电梯、消防设施的维护。就像律师在 2024 年福州某医院宿舍树倒事件里说的:“物业的维护义务是法律规定的,跟业主交没交费没关系。”

三、给物业公司提个醒:别再靠 “甩锅” 过日子,这 3 条生存法则得记住

这个 2750 元的案子,其实给所有物业公司敲了个警钟:现在业主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,想靠 “以费抵责”“找借口甩锅” 根本行不通。想好好经营,这 3 条法则得记牢。

1. 建 “双保险” 预警机制,别等出事才慌

很多物业出问题,都是因为 “没提前预防”。建议赶紧建立一套风险预警机制:

给树木建 “健康档案”

哪些树有病害、哪些树老了容易倒,都记下来,定期检测,别等树倒了才知道有问题;

按预警等级行动

比如黄色预警就加固倾斜度超过 15° 的树,橙色预警就封闭危险区域,红色预警就安排 24 小时巡逻,别光看着预警不做事;

用智能设备帮忙

现在很多小区装了 AI 摄像头,能自动识别树木倾斜,还能语音警示,花点钱装一套,比出事赔几万块划算多了。

2. 别总想着 “先收费后服务”,顺序得调过来

鼓楼法院统计过,近 3 年判的 661 件物业纠纷里,56% 都是因为物业 “先催费,后服务”—— 业主觉得 “你没服务好,我凭啥交钱”,物业觉得 “你不交钱,我就不服务”,最后越闹越僵。

其实换个思路就行:

留笔 “应急保障金”

从物业费里提 5% 出来,万一出点小问题,能及时处理,别等业主闹了才想起来解决;

让服务 “看得见”

每天在业主群里发点巡检照片,比如 “今天给哪棵树做了加固”“哪块区域做了安全检查”,业主知道你在做事,自然愿意配合交费;

欠费归欠费,服务别停

遇到业主没交费,该走法律程序就走,但日常服务不能少 —— 你把服务做好了,业主反而不好意思欠费。

3. 别自己 “扛风险”,拉上大家一起防

物业一个人扛风险,很容易出问题,不如构建 “风险共担” 的生态:

买份公共责任险

福州有个小区 2024 年也发生过树倒砸车的事,因为买了公共责任险,80% 的损失都是保险公司赔的,物业没花多少钱,业主也满意;

用公共收益补维护

小区电梯广告、停车费这些公共收益,提 20% 放进设施维护基金,专门用来修树、补设施,业主也能理解;

让业主一起参与

找小区里懂园艺、懂工程的业主,组建个 “社区安全委员会”,平时一起巡检、提建议。深圳有个小区就是这么做的,业主还众筹装了树木倾角传感器,风险少了很多。

四、最后想说的话

这场 2750 元的赔偿纠纷,看着钱不多,却像一记重锤,敲醒了不少物业公司:现在的物业管理,早就不是 “收钱看门” 这么简单了。

连福州五一新村那种没有物业的小区,都能靠社区联动提前防范树倒风险,专业的物业公司更没理由 “不作为”。尤其是现在极端天气越来越多,小区里的一棵树、一块砖,都可能成为安全隐患。

对物业来说,与其想着怎么 “甩锅”“催费”,不如把功夫花在平时:多巡检一次树木,多响应一次预警,多跟业主沟通一次 —— 这些看似小事,其实是在给小区筑安全防线,也是在给自己留退路。

对业主来说,遇到类似的事别慌,先收集证据,比如树的状态、预警记录、跟物业沟通的聊天记录,然后走法律程序。法律会给你一个公道,也能倒逼物业把服务做好。

毕竟,小区是大家的家,不管是物业还是业主,都希望家里平平安安的。少点 “甩锅”,多点担当,才能把家管好。

图片


在线咨询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售前咨询专员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售后服务专员

在线咨询

免费通话

24h咨询:0371-89908359


如您有问题,可以咨询我们的24H咨询电话!

免费通话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联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