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区台阶露钢筋,业主绊倒摔伤!物业说 “修不了”,法院判了
行业资讯
admin
发布时间:2025-11-11
浏览:1 次 
现在住小区,大家都觉得 “出门走两步” 是再平常不过的事,可谁能想到,小区里的台阶要是坏了没人修,能把人摔出事儿来?最近又碰到个业主在小区公共区域受伤的案子,跟之前长春雪天摔倒的事儿不一样,这次是台阶露了钢筋,业主没注意就绊进去了。更纠结的是,物业说 “不是不想修,是没法修”,最后法院的判决,倒是给咱们把 “物业到底该担啥责” 说透了。今天就跟大伙儿掰开揉碎了讲,这案子到底咋回事,不管是物业还是业主,都能从里头学点东西。
01 案例始末:台阶露钢筋绊倒人,物业说 “修不了”
这事儿发生在花园小区,业主钱某那天下午下班回家,走单元楼门口的台阶时,没留神脚下 —— 台阶边缘有块瓷砖碎了,里头的钢筋直接露了出来,钱某一脚踩上去,整个人往前扑,膝盖磕在台阶上,手也被钢筋划了道口子。
去医院检查,膝盖软组织挫伤,还得打石膏休养两周,光医药费就花了两千多,加上没法上班的误工费,前前后后损失小一万。钱某越想越气:这台阶坏了好几天了,物业咋就没人修?
找到负责小区的金海物业,对方的说法却让他愣了:“不是我们不修,是修不了啊!” 物业说,他们刚接这个小区没多久,前物业没交接好,加上小区没成立业委会,连物业公司的登记备案都没办下来,想申请房屋维修基金修台阶,根本走不了流程。言下之意就是:“这事儿不赖我们,是客观条件不允许。”
钱某不认可这个说法:“你们管着小区,台阶坏了有安全隐患,就算没维修基金,临时整个警示标志、铺块垫子总该行吧?” 双方吵了好几回,物业就是不肯担责,钱某没办法,只能把金海物业告到了法院。
02 争议焦点:物业说 “修不了”,算免责理由吗?
这案子的核心争议点,其实就一个:物业以 “没备案、用不了维修基金” 为由,没修坏台阶,算不算尽到了管理责任?
咱们先从法律上说。《民法典》里明明白白写着,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管理者,对公共区域有 “安全保障义务”;《物业管理条例》也要求,物业得维护公共设施的完好,保障业主安全。也就是说,不管物业有没有备案、能不能用维修基金,“保证公共区域安全” 都是法定的义务,不能因为有困难就甩锅。
再看实际情况:钱某说台阶坏了好几天,物业没管;物业也承认,确实没做任何临时防护措施 —— 没放 “小心绊倒” 的警示牌,没铺防滑垫,甚至没在业主群里提醒大家注意。法官去小区现场勘查时也发现,那块露钢筋的台阶,不仅在单元楼门口必经之路,而且钢筋翘起来的地方挺锋利,确实容易伤人。
这么一来,物业的 “修不了” 就站不住脚了:就算没法彻底维修,至少能做临时防护,避免有人受伤吧?连这点都没做到,显然没尽到该尽的责任。
03 业主有没有责任?法院这么判
不过,法院也没只盯着物业说事儿,还考虑了业主钱某的情况。钱某作为成年人,下台阶时本该注意脚下路况,可他当时可能在看手机,没留意到坏台阶,自己也有一定的疏忽。
最后法院综合双方的过错程度判了:金海物业没及时维修坏台阶,也没做临时安全措施,对事故负主要责任;钱某没尽到谨慎注意义务,负次要责任。最终判决金海物业赔偿钱某一部分医疗费、护理费和误工费,大概占总损失的七成。
这个判决其实挺公平的:既没让物业以 “客观困难” 为由逃避责任,也没忽视业主自身的注意义务,给双方都提了个醒。
04 给物业和业主的 3 点实在建议
这案子看着是个小事,却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地方,不管是物业还是业主,都能从中吸取教训:
对物业:“修不了” 不是借口,先做 “安全防护” 再想办法
首先得明确,“没法彻底维修” 不代表 “啥都不用做”。像坏台阶、松动的地砖、漏水的天台这些有安全隐患的地方,哪怕暂时修不了,也得先放警示标志、做临时防护,比如铺防滑垫、围警戒带,同时在业主群里反复提醒,把风险降到最低。
其次,别等问题积累成事故。要是小区没业委会、用不了维修基金,物业可以主动跟社区沟通,协助业主成立业委会,或者跟业主协商临时解决方案 —— 比如小修小补的费用,先从物业费里垫付,后续再走流程报销。总之,不能把 “困难” 当 “免责金牌”,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
对业主:走路别分心,发现隐患及时提
咱们业主出门也得多留意,下台阶、走小区路时,别总盯着手机,多看看脚下路况;要是发现台阶坏了、路灯不亮这些问题,及时跟物业反馈,最好留个记录(比如发消息的截图、打电话的录音),万一出事儿也有依据。
另外,真要是不小心受伤了,别慌着跟物业吵,先保留好证据:拍现场照片、录视频,保存好医院的诊断证明、医药费票据,这些都是后续维权的关键。
05 最后想说:小区安全,得靠物业和业主一起扛
其实不管是雪天路滑摔人,还是台阶坏了伤人,本质上都是 “小区安全管理” 的问题。对物业来说,别觉得 “小事儿不用管”,有时候一个小疏忽,就能酿成大事故,最后赔钱又坏名声;对业主来说,也别觉得 “安全都是物业的事儿”,自己多留意、多配合,才能让小区住得更安心。
希望金海物业这个案子,能给更多物业提个醒:法定的责任逃不掉,遇到困难别甩锅,实实在在做防护、解问题,才是正经事儿;也希望咱们业主能多理解物业的难处,但该争取的权益也别含糊。毕竟,小区是大家的家,安全得靠咱们一起扛。



售前咨询专员